摘要:
目的 观察银屑平丸对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皮损的改善作用及对皮损组织p21、p63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雌性BALB/c小鼠若干,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维A组(阳性对照组,每日给药量6 mg/kg)和银屑平丸低剂量组(每日给药量3.25 g/kg)、中剂量组(每日给药量6.49 g/kg)、高剂量组(每日给药量12.98 g/kg),每组8只。空白组每日外涂白凡士林软膏,其余各组均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IMQ)外涂诱导银屑病样皮损,均每日1次,连续8 d。造模与给药同步进行,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阿维A组每日灌胃阿维A溶液,银屑平丸各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对应浓度的银屑平丸药液。各组灌胃体积均为0.4 mL/次,均每日1次,连续8 d。末次给药后24 h,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估各组小鼠皮损程度;采集小鼠皮损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皮损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IHC)染色法检测皮损组织p21、p63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p21、p63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和皮损组织p21、p6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HE染色显示表皮结构破坏、角质层缺失、颗粒层消失、棘层明显增厚、真皮层伴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各给药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P<0.01),其中银屑平丸高剂量组和阿维A组小鼠表皮结构有明显改善,角质层薄而均匀,颗粒层、棘层、基底层分界清晰,各层细胞形态及排列均接近空白组。银屑平丸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皮损组织p21、p63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水平的干预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P<0.05,P<0.01)。
结论 银屑平丸可有效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皮损组织p21、p6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