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纹状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 摘要: 目的:基于颅内双位点微透析技术观察静心止动方对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纹状体(CPu)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若干,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硫必利组(每日给药量31.25mg/kg)和静心止动方低剂量组(每日给药量3.5g/kg)、高剂量组(每日给药量14.0g/kg),每组6只。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正常组、模型组),每日1次,连续2周。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250mg/kg)建立TD模型,正常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连续7d。造模完成后各组继续给药1周,共计给药3周。分别在造模后及给药结束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并评分;各组大鼠完成行为学评分后进行CPu套管植入术,次日在大鼠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CPu微透析取样,每30min收集透析液1次,0~180min共收集7次,于开始收集后60min时各组再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以观察药物瞬时刺激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各时点CPu细胞外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取每组3只大鼠CPu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谷氨酸转运体-1(GLT-1)、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蛋白水平。结果:造模完成后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均大于1分,说明造模成功;给药结束后静心止动方高剂量组及硫必利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造模后(P<0.05),静心止动方高剂量组大鼠评分明显低于同时期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各时点CPu细胞外液Glu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GABA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各时点CPu细胞外液Glu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以静心止动方高剂量改善更为明显;150min、180min时,静心止动方高剂量组大鼠CPu细胞外液GAB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CPu组织GLAST、GLT-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以盐酸硫必利片改善最为显著(P<0.05),静心止动方高剂量改善优于低剂量(P<0.05)。结论:静心止动方可能通过调节TD模型大鼠CPu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GABA、GLT-1、GLAST的表达,从而改善抽动障碍大鼠的刻板行为。

     

/

返回文章
返回